殡葬伦理学――心理学的新领域
发表日期:2019-03-21作者:cqyaoyang阅读量:
作为伦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应用伦理学是不同于理论伦理学的一种应用性学科。
应用伦理学的主要工作是把道德理论应用到具体的首先问题和道德情境中。和以往书斋里的、纯理论性的伦理学不同,应用伦理学的理论和应用相辅相成,其理论一部分来自于以往的伦理学,另一部分来自于具体生活中,反过来,这些理论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殡葬原本是一个不自信的躲在阴影里的行业,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随着社会化、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迅速,这个古老的行业在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民政部门统计的结果表明,在2003年,中国死亡825.2万,其中火化遗体434.9万具。即使以平均每人1000元这样的低标准丧葬费用估算,也有80亿元的市场。此外,每年清明、冬至节等固定祭奠活动还产生另一块市场。以2004年上海市为例,清明节期间参加扫墓活动的群众超过450万人,平均每人消费30元,就能达到1.35亿元的水平。这么巨大的殡葬市场,自然会引来许多投资者。集体和个体投资者纷纷加入到殡葬业中来,使得殡葬业的队伍日益庞大起来。
迅速增长的殡葬服务队伍,扩大了殡葬服务选择的范围,能更有效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促进殡葬业的发展,但是殡葬业毕竟是一门新兴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各种问题。
1、殡葬观念陈旧。在陈旧的殡葬观念中,灵魂不灭观念最具有代表性。
持“灵魂不灭”观点的人,认为灵魂驻于身体,人就活着;暂时分离,便是睡眠;远离而去,人就死亡。他们造成人之生死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但又不认可灵魂跟随人的死亡而消失,反而认定鬼魂是永远存在的,不同的是活人的是“灵魂”,死者为“鬼魂”。“鬼魂”会游荡在自己的周围,关照并操纵后代的生活。为驱灾辟邪,兴旺发达,必须救助于先逝前辈的庇佑。坚持“灵魂不灭”观点的人,自然倾向于土葬,对于火化非常排斥,阻碍了殡葬改革的顺利进行。
“入土为安”和“厚葬久丧”是灵魂不灭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体归于土。”(《韩诗外传》)很多人认为只有土葬才能保住鬼魂,所以自然会选择土葬。现在虽然推行火葬,但火葬后人们仍然要把骨灰埋在土里。目前上海的骨灰处理中,火化后将骨灰仍然葬入公墓的就有60%左右。
2、殡葬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一些殡葬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其次,少数殡葬从业人员利用工作之便贪污腐败。
3、殡葬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殡葬职工素质是否优良,从业人员知识能力结构是否合理,是否专业化影响殡葬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殡葬服务单位的一些员工是从社会上闲散人员中招收的,专业培训制度不够完善,职工素质较低。
4、殡葬改革滞后
中国殡葬的现实状况是:火化率低,土葬率较高,占地面积惊人;土葬引起的封建迷信日益严重;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殡葬业的这些问题,亟待改革。诸如殡葬行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殡葬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落后于市场的发展,管理疏漏,工作不到位;殡葬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比较少,殡葬专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等等。殡葬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这些问题不只是个人的善恶问题,而是整个殡葬行业的问题,涉及道德、制度、环境、经济、市场、管理、教育等等。原告局限于个人的传统伦理学很难对此做出令人信服的诠释,即使勉为其难,也显得力不从心。
而应用伦理学由于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强烈的现实应用性,其产生和发展都和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当原有的伦理学面对殡葬业中一系列崭新的挑战束手无策之时,殡葬伦理学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